第(3/3)页 “不错,大概需要十万兵马,即可平定南中。”刘禅没有隐瞒。 “胡闹!” “阿斗你闯祸了,竟在这种时候……” 诸葛亮正要劈头盖脸训斥,忽然想到了什么,震撼道:“你早知道天子会出事?” “这怎么可能?禅若是有如此能耐,都能当先生的老师了。”刘禅瞪大眼睛,以显无辜。 诸葛亮:“……” 是他多疑了。 “南中地区,能不战吗?若是能够拖延至明年,或许会有意外之喜。”诸葛亮凝声道。 刘禅这才恍然,原来诸葛亮也时刻关注着南中,早就觊觎着这一块地。 汉中国的存在意义,必然是北伐,恢复中原。 北伐之前,必须先解决南方的隐患。 诸葛亮在后方维系补给、后勤,深知南中四郡拖后腿的现象。 如果能够掌控这一股力量,相当于多了一个巴蜀之地作为依托。 北伐的声势,将极其浩荡。 “按照禅的计划,的确是等到明年,可是现在有一个比较好的时机,不能再等了。”刘禅坚定道。 这个时机,便是天子罹难,汉中王悲戚过度,卧病在床。 南蛮听到这个消息,必然会蠢蠢欲动。 诸葛亮当然明白刘禅说的是什么,他思忖半晌,觉得刘禅的计划或许不完美,但绝对稳妥。 “主公知道这件事吗?”诸葛亮追问道。 刘禅:“……” 哪壶不开提哪壶? “父亲一心匡扶汉室,恨不得立即北伐,恐怕没有心思关注南方的局势。”刘禅解释道。 诸葛亮:“……” 怪不得你这么好心,告诉我全局谋划,原来是想让我汇报? “既然如此,此事我会向主公说明,若是主公反对……” “就交给先生一力说服了。”刘禅光棍道。 “你这小滑头!”诸葛亮无奈地摇了摇头。 “此战何人为帅?”诸葛亮望着刘禅,刘禅也回望诸葛亮。 “除了先生,恐怕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。” 诸葛亮心神一动,他留守后方这么多年,的确想过领军出征,心痒难耐。 刘备身体不适,不能出征。 关羽坐镇荆州,马超留守武都,魏延为汉中太守。 只剩下张飞、法正了。 但此战不仅仅是征战,“安抚”才是最重要的策略。 张飞、法正都不合适。 刘禅目前的年纪,还不足以担任三军统帅。 真正能够让刘备放心的,只有诸葛亮了。 在刘禅“守灵”期间,诸葛亮向刘备进行了汇报。 刘备身体不适,却不影响他的战略目光。 “天子罹难,北伐势在必行。在北伐之前,必须解决南方的麻烦。”诸葛亮简单地解释了一遍。 “真的只有战争了吗?”刘备反问道。 “除了战争,没有太好的选择了。南蛮、大姓都是桀骜不驯,屡次三番偷袭郡县,汉军必须展示实力。”诸葛亮拱手道。 “好,劳烦孔明走一趟了。”刘备拜托道。 “这是臣下应尽之责。” “对了,阿斗行事有主见,怪诞的主意多得很。别看现在顺风顺水,迟早会栽跟头。孤精力不足了,还请孔明替孤管教管教。战争,生灵涂炭啊,绝非儿戏,也不是统治的手段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” 刘备苦口婆心地叮嘱诸葛亮,后者神色坚毅地应承下来。 “主公放心,亮一定竭尽所能,好好教导阿斗。” “孤已经六十多岁了,恐怕时日无多,唯有孔明能够常伴阿斗左右。等到孔明凯旋归来,孤便让阿斗认你为亚父。” 刘备握紧诸葛亮的手,郑重地委托。 “主公!” 诸葛亮热泪盈眶,感动道:“天下未定,汉贼未除,主公不要再说这些丧气话。” “好,孤要北伐,孤要振兴汉室,孤要亲手斩下曹丕的头颅,以祭天子。”刘备激动万分。 君臣二人,相拥而泣。 不久后,糜芳按照计划,释放了第一批劳役。 其中有德高望重者被糜芳关押伺候了一段时间,他们出来后添油加醋,将矿场形容成黑暗的地狱,请求越嶲夷王高定为他们做主。 高定犹豫不决,忽闻汉室天子驾崩,汉中王刘备一病不起,他似乎下定了决心。 起兵造反! “官府无道,欺压我等。若不伸张正义,何以为王。” 高定聚众三万,在越嶲郡谋逆。 越来越多的蛮夷加入高定的麾下,声势极其浩大。 郡守焦璜惶恐,派遣使者劝说高定冷静,却被高定所斩。 “血海深仇,唯有汉人的血能消!” 越嶲羌纷纷响应高定的号召,攻打郡县。 焦璜执行坚壁清野之策,聚集主要力量防御邛都城,并且向成都求援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