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有掌控了足够的情报,才能准确地分析出事情的真相。 知道江东需要什么,孙权需要什么,对症下药! 他现在的空想、困顿,完全是没有必要的。 “幼常,你可还有什么确切的情报?”刘禅请教道。 “且听在下娓娓道来。”马谡深施一礼。 刘禅命人准备了酒宴,与马谡畅谈,二人聊着聊着,一见如旧。 马谡在历史上有着“纸上谈兵”的恶称,或许这也是事实。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, 马谡学富五车,非常健谈。 他引经据典, 也都蕴含着常理,不会让刘禅觉得讨厌。 马谡不是那种呆板的学子,言谈之间带着一股傲气, 以及对刘禅的尊敬。 他一向耿直, 喜怒形于色,说到精彩处,拍案叫绝。 刘禅这才理解了什么是“才器过人,好论军计”,只要不让他领军,肯定是极好的臣子、谋士。 身为一名统帅,需要的考虑的问题更多,这是马谡所欠缺的。 通过此次交谈,刘禅获得了很多江东的情报。 不久后,费祎送来了重要的信件。一封至成都,另一封至襄阳,特地请示刘禅。 他们的谈判,主要围绕于“大冶铁矿”的归属。 关羽回成都了,但余威犹存。 孙权希望通过谈判,拿回大冶铁矿。 费祎没有确切的命令,不敢擅自答应,因此一拖再拖,表示要请示“陛下”。 孙权很不满意,但没有发作。毕竟汉室将关羽支走,已表露一定的诚意。 接下来的谈判,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 刘禅心神一动,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。 历代王朝中,真的没有以南克北的先例吗? 朱元璋做到了,史无前例。 但在他之前,也有一人有足够的文治武功,在与北方的作战中屡战屡胜。 只可惜他命不够长,没能完成以南统北的壮举。 他所依靠的是什么? 一支精锐的水师! 刘禅怦然心动,良久才平息下来。 “传书费祎,我要与孙权会于武昌,问问孙权敢不敢来。” 信使快马加鞭,将书信送至江东。 费祎接过书信,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! “殿下到底要干什么?” 他疑惑不解,但决定咬牙一试。 于是,费祎递上拜帖,觐见孙权。 “这费文伟怎么又来了?” 孙权目光如炬,很显然最近心情不是很好。 大冶铁矿被关羽占据,咄咄逼人。为此他不知道损失了多少铁矿。 恰逢费祎出使,孙权就此事进行交涉,希望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。 只可惜,一扯一拖,就是数月时间。 孙权脑袋都大了。 他甚至想接受曹魏的册封,成为“吴王”算了。 但曹丕的名声实在太臭了,弑君称帝。 倘若孙权接受了王位,史书怎么也会给他来一笔。 以后还怎么做人? 再三权衡后,孙权决定晾着曹魏的使者,以此向蜀中施压,赚取一些好处。 费祎的确闻讯而来,但他太聪明了。 谈判来,谈判去,费祎做的滴水不漏,没给孙权任何的机会。 不过在江东的“强势”下,蜀中终于把关羽调遣离开了。 孙权收到消息的时候,妥妥地睡了安稳觉。 现在费祎前来,肯定没好事。 孙权正要拒绝,又犹豫了一下,烦躁道:“让费祎进来。” 费祎信步而来,昂首挺胸,拱手一礼道: “参见君侯!” “何事?”孙权连客套话都省了。 “太子殿下欲与君侯会于武昌郡境界。”费祎恭声道。 “哪个太子?刘禅?”孙权心神震颤,又意识到自己失礼了,收敛了脸上的情绪。 “不错。”费祎肯定道。 真的是他! 孙权心中翻江倒海,久久不能平复。 刘禅少年英雄,孙权从不敢轻视。 “这是刘备的意思吗?” “非也,这是太子殿下要见君侯,说是有解决争端的办法,要与君侯当面会盟。”费祎道。 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孙权没有直接答应,挥了挥手,示意侍卫送客。 孙权急得左右踱步,召集亲信张昭、陆逊、吕蒙等商议。 结果吕蒙称病,并没有前来。 孙权非常遗憾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