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姜维安排了很多细作前往,潜伏下来,为以后谋划。 “辛苦伯约了。”刘禅称赞道。 “殿下,目前潼关非常安静,倒是河东地区,您需要警惕。”姜维提醒道。 “河东地区?”刘禅一怔。 “不错,河东地区的魏国骑兵,非常活跃。似乎有一支新的骑兵部队,驻扎在河东。”姜维沉声道。 曹丕增兵了? 刘禅一惊。 河东地区非常重要,此地连接着并州、凉州。 若下一次战争降临,很可能是在这里爆发。 现在魏国已经重视起河东,刘禅也不得不防。 “对了,河东太守是何人?”刘禅询问道。 姜维犹豫了一下,道:“马遵。” 刘禅一愣,竟是此人。 马遵本为天水郡守,只不过具体的防务,都是曹洪负责。 他只是小傀儡罢了。 最重要的是,此人曾为姜维的上司,人品不怎么样。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,马遵一熘烟跑了,留下烂摊子给姜维处理。 刘禅自然不会忌惮这种人。 “郭淮还没有投降的意愿吗?” “是的,此人非常嘴硬。”姜维道。 郭淮出身太原郭氏,是曹魏后期的主要统帅。 想要劝降他,恐怕很难。 但直接放他走,刘禅是不甘心的。 还不如杀掉。 “殿下,此前曹丕派来使者,要换回郭淮,不过根据您的吩咐,使者已经赶走了。” 姜维又补充了一句。 刘禅沉吟片刻,道:“干脆写信告诉曹丕,若是他肯以徐庶来换,我便同意放郭淮回去。” 说起徐庶。 刘禅也是一言难尽。 以徐庶的才能,完全可以身居高位。 但他的出身不太好,年少时为游侠。 曹操唯才是举,提拔了很多寒门子弟。 徐庶也乘坐顺风车,一路晋升。 但到了右中郎将、御史中丞,已经是他的天花板了。 难以进一步。 王朗、华歆这些人,位列三公,徐庶却没什么职位,说起来也有些不可思议。 和许靖一样,名声大过才能。 在消息闭塞的年代,刷声望真的很有用。 “殿下,若是徐庶不愿意入蜀中为官呢?”姜维忽然道。 “这有何妨?” “若是曹丕真心想迎回郭淮,他自然会竭力劝说徐庶。” “对于魏国而言,徐庶只是一名贤臣罢了,可有可无。” 刘禅的解释,令姜维豁然开朗。 徐庶,始终是刘备心中的遗憾。 不管徐庶是否心向汉室,刘禅觉得迎回徐庶,也是对刘备的一种交代。 凡事,有始有终。 现在老朋友越来越少,刘备肯定也怀念徐庶。 对于刘禅而言,这就足够了。 了却一桩心愿! 很快,刘禅的条件,便呈至曹丕处。 曹丕深思熟虑一番,果然答应了。 徐庶对于他而言,没有太大的意义。 反而是迎回郭淮,能够稳定军心。 曹丕有情有义,没有对被俘虏的将士,不管不顾。 可以立为标榜! 徐庶听说此事后,感慨万分。 一点不由己啊! 以他这样的人物,无论到了哪里,都会获得足够的重视。 一官半职,肯定会有。 但他的根基,都在魏国。 凭借着当年旧恩,真的能够在蜀中立足吗? 徐庶心里,也没有足够的把握。 二十年了! 什么样的恩情,能够持续如此之久? 徐庶没有答桉。 他收拾了一番后,向好友石韬告别,沉声道: “广元,此一别,不知何时才能相逢。” “元直何故如此悲观?” 石韬拱手一拜道:“代我向孔明问好!” 一想到能够与诸葛亮再次相逢,徐庶嘴角含笑,似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。 “是啊,又能见到孔明了。现在他可是丞相,威风得很!” 石韬送行徐庶百里,也才依依不舍地告别。 “乱世啊,什么时候才会终结?”他惘然一叹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