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说是荒芜人烟,实际上是羌人部落零散的放牧之地。 蜀中以前还从这里,购买到战马,只是数量很少很少。 大雪山区域,每年大概有两个月天寒地冻,无法行走。 其他时间还是能够通商队的,能够收购到不错的毛皮。 以及牛肉、羊肉,丰富了成都的肉食。 现在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对肉食也有了渴望。 商业的发展,百姓也能跟着喝汤。 至少比起以前,他们要富裕很多。 为了供应足够的蜀锦,诸葛亮开拓了万顷桑田。 都是以水田改造的。 南中屯田已经成功了,能够为北伐提供足够的粮食。 诸葛亮才敢如此大胆。 乱世之中,能吃的粮食最重要。 桑田说到底,是为了养蚕,获得丝绸。 为商品。 可有可无。 吃的足够了,人才会考虑穿着。 刘禅细细地和诸葛亮商讨了很多问题,比如如何防治如洪水一样的商人。 诸葛亮已经逐渐警惕。 反倒是刘禅,一副无所谓的样子,劝诸葛亮放宽心。 一般结束乱世以后,王朝都处于一种高度集权。 兵权都掌控在皇帝手中。 钱财再多,也怕一名校尉率五百人包围府邸。 商人能如何反抗? “先生。” “真正要防御的,不是商人,而是士人!” “只要商人无法渗透朝廷,无权无势的他们,只能任人宰割。” 刘禅有足够的魄力,去解决这样的困顿。 真正的艰难的,反而是一统天下。 “阿斗言之有理。” “虽然你的认知十分清醒,但渗透都是悄无声息的。” “等到你反应过来,恐为时已晚。” 诸葛亮神色肃然。 “多谢先生提醒。”刘禅深施一礼。 其实他没有告诉诸葛亮的是,他在商人团体中,安插了不少亲信。 商人只是刘禅发展、壮大的有效工具。 刀剑加身,工具如何挣脱束缚? 第(3/3)页